PDM与ERP的集成分析

发布时间:18-06-07

PDM与ERP的集成分析

    ERP系统和PDM系统之间的信息流比较复杂,它们之间的信息集成,应以PDM与应用系统实现集成的方式为参考,结合国内外信息集成理论及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选择适应企业自身的集成方案。本章首先讨论PDM与ERP系统集成的模式,随着提出实现PDM与ERP信息集成的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关键技术加以论述,最后对不同集成方案加以比较。
 
3.1 PDM与ERP的集成模式
    同PDM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方式类似,PDM与ERP之间的集成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1)间接式
      PDM与ERP之间的信息沟通是通过中间文件或中间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的,PDM与ERP之间保持彼此的独立性,互不影响。这种方式从本质上说,PDM的介入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产品信息与经营管理信息之间的集成方式,所以在效率和效果上也不会有大的改观}a}
 
      (2)紧密集成式
    PDM与ERP之间建立共享信息模型,作为信息集成的支持与保证,通过开发使两者实现紧密集成,达到数据的互操作,保证双方数据的一致性。目前,有的PDM产品能支持诸如SAP等少数ERP软件的集成。
 
      (3)接口式
    通过PDM与ERP双方提供的开发工具,在分析清楚信息需求及内部信息结构的基础上,开发数据接口,使ERP直接从PDM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而PDM也同样通过接口获取E即中的信息。
 
    通过接口式集成独立的PDM和ERP系统很有效,但这与数据必须存放在同一个位置来保持所有者清晰、避免数据不一致的原理相冲突。为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真正集成,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共享性和一致性就需要所有系统依赖于一个逻辑上共用的数据库,即一个全局的、单源的数据库。

    这种产品数据的单源性不仅能保证所有产品数据的一致和共享,提供数据的透明访问和无缝传输,而且易于解决PDM和ERP中共同存在的产品构型管理等问题。但是,两系统之间相关数据如何进行正确的组织、如何支持多视图BOM、解决BOM的不一致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产品数据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接口形式采用了相应的数据转换接口来连接具有不同数据库和模型的应用系统,虽然存在数据的冗余和一致性等问题,但却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集成方法。数据接口使用常用的资源和现有的技术就可以实现。易于对各自需要的产品结构和数据进行管理,能较好地解决诸如设计BOM、和装配BOM间的不一致等问题.并对不同的企业需求具有较好的柔性,具有维护方便,容错性高的优点。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通过接口形式实现PDM和ERP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
 
3.2 PDM与ERP信息集成分析
    明确PDM与ERP间的集成的程度、信息集成数据以及信息集成应满足的功能对讨论集成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分别对这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3. 2. 1 PDM与ERP间集成的程度
    由上一章PDM和ERP系统的信息流分析可知,PDM和ERP都是一种面向企业的应用系统,它们贯穿于整个企业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共用的过程和数据,这些过程和数据在两个系统问的融合程度如何.就决定了整个系统集成的程度。按照产品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情况,可以把集成的程度分为3类(如表3-1所示)

表3-1.jpg

3. 2. 2 PDM与ERP间信息集成数据
    由表3-1可以知道,实现PDM与ERP之间的信息集成需要开发相应的数据接口,该层次所集成的数据是相对静态的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物料清单(在PDM中有时也称为材料明细表)是PDM和ERP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和交叉点、它反映了产品的结构关系和每一零部件所需要的物料信息。BOM为产品设计、制造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有关产品和它的组件的信息是通过BOM联系起来的。PDM和'ERP涉及的就有设计BOM (EBOM)、制造BOM (MBOM)、计划BOM(PBOM)、客户BOM (CBOM)等等。其中同集成关系最密切的是由EDM控制的EBOM和ERP中的MBOM。
 
    EBOM和MBOM并不总是完全相同的。在PDM中,BOM以产品结构树的形式来表达,主要反映的是整个产品的设计装配结构,以此来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数据进行组织、任务安排、文件管理等;而ERP中BOM的最根本作用是进行物料需求、成本、能力等方面的计算,这就要求MBOM必须能反映产品零部件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顺序和状态。
    以上因素可能造成BOM父子关系、零部件购买(Make/Buy)、图号、虚拟件、中间件等多方面的差异,所以PDM和ERP集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种BOM不一致的处理。BOM的差异会给集成和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带来困难,解决的办法之一是按并行工程的思想组成协同设计小组.使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尽可能协调起来。
    但往往由于产品的结构特性、加工方式和工艺水平等原因,BOM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CAPP得到符合现场实际的产品加工、装配物料清单(装配BOM),再略加处理成ERP需要的制造BOM。否则从CAD系统获得的设计BOM必须要经过大量的修改才可以。
 
    实现PDM和ERP集成另一项最基本的数据是有关工艺的信息,主要包括工时、材料定额、工艺路线江序)、工装模具等。工艺数据虽由CAPP系统产生,但在集成时应处于PDM的管理和控制之下。这些工艺信息都同EBOM节点上的某个零部件相关联,按照零部件的唯一编码.就可以将零部件同它的工艺信息相关联。
 
    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有QOM和工艺数据的交换只能实现部分静态数据的交换.还不能满足企业对数据实时性、一致性需求。如设计和工艺更改,市场、客户的变化等因素都是集成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3.2.3 PDM与ERP间信息集成应满足的功能
    PDM系统和ERP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必须能够按照产品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交换,为此,需要提供一定的接口功能。下面列举了一些信息集成中重要的产品信息交换与共享功能:
 
      (1)根据PDM系统中的产品结构在ERP系统中编制制造物料清单,根据ERP系统中的物料清单在PDM系统中构建产品结构。
      (2)将PDM系统中的零件基本记录在ERP系统中保存为物料基本记录,反之将ERP系统中的物料基本记录在PDM系统中保存为零件基本记录。
 
      (3)将PDM系统中的工程图基本记录在ERP系统中保存为工程图引用指针及将PDM系统中的文档基本记录在ERP系统中保存为文档引用指针。;
 
3.3 PDM和ERP的信息集成方案
3.3.1方案1基于STEP标准文件格式的信息集成
    它是应用基于STEP的产品数据库来实现PDM与ERP系统间的信息集成。此方案的原理如图3-1所示。集成系统采用PDM系统作为集成平台,CAD、CAPP、CAM系统采用STEP来描述其产品模型,数据的交换通过SDAI实现。ARP是非STEP标准的应用系统,它与STEP系统的集成需在客户外壳(Shell)的控制下,通过ERP自定义模型与STEP之间建立起信息转换接口,将系统按照自定义模型存储的实例化数据转换成STEP格式,进一步实现PDM系统和ERP系统的信息集成。

3-1.jpg

    基于STEP的产品数据库采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中性模型,产品数据库可以提供完整的产品数据给中性模型所支持的其他应用系统直接采用。同时,产品数据库中的产品数据也可以与其他基于STEP的集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这是采用STEP标准以数据库方式集成PDM和ERP系统的重要意义。
    实现此方案的关键技术如下:
    1.建立中性信息模型
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它要求PDM系统必须能够维护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参与产品开发的各应用系统(如CAD、CAPP、CAM、ERP等)都是分别就某一领域的需求而设计的。如图3-2所示,应用系统A、B、C都是面向各自应用领域需求建模,共模型最终以该系统的实现语言(如C++等)作为宿主语言消失于应用系统内部,产生的数据文件依赖于具体的应用系统:在该应用系统之外,其产生的产品数据不可及。
    为每一个应用系统提供STEP中性文件输出接口克服了异构系统数据交换的障碍;但一方面,除STEP之外,工业中往往存在多个并列的标准,例如,AutoCAD的DXF文件格式就己是事实上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文件都依赖于具体的应用系统内部的数据模型,而这些系统在设计时并未涉及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协同,因此,即使符合同一标准的任何两个(由相同或不同应用系统产生的)文件之间也不存在数据关联。

3-2.jpg

    基于STEP标准的中性模型是指采用中性语言EXPRESS描述的、独立于任何一种应用系统的定义数据属性的模型。中性信息模型原理如图3-3所示。它采用EXPRESS描述出每一个应用系统的模型,将其作为本地模式(Native schema),所有参与产品开发的应用系统都具有一个本地模式,所有的本地模式可集成为一个共同的集成模型,它是各本地模式的基(Base );每一个本地模式称为集成模型的一个视(View)。

    基与视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Mapping ),该映射关系采用NIIP标准定义的EXPRESS-X语言加以描述。存贮模型则用于描述不同的文件格式,以保证PDM系统可以读取异构系统中的数据。整个中性信息模型共分三个层次:本地模式、集成模型、存贮模型,全部采用EXPRESS描述,它们分别对应于著名的ANSI-SPARC三层数据库结构: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3-3.jpg

    通过建立该中性信息模型,将使消失在各宿主语言中的数据模型恢复出来,并提供一种数据操纵手段,使用户可以在PDM平台上自由地操纵各种异构数据。
 
    2.基于STEP的产品数据库的建立
    创建产品数据库的过程就是将EXPRESS语言描述的中性信息、模型在数据库上实现的过程。按照规定的转换规则和实现方法,将其中定义的实体、类型和关系等语义转换成数据库中一系列对应的数据表,这是创建产品数据库的主要工作。在集成环境下,产品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存储于产品数据库中,各应用系统通过各自与产品数据库的接口,直接访问产品数据库,进行产品数据的存取操作,实现产品数据的共享。
 
    3.基于SDAI的产品数据交换结构
    STEP在Part22中定义了标准数据存取界面SDAI为应用系统访问EXPRESS定义的数据提供了一致的数据存取环境。从SDAI的实现来说,数据存储系统至少应存储数据字典和实例数据两部分。其中数据字典记录了数据的模式(schema),它是由EXPRESS定义的模式经编译而生成的。在SDAI实现方法中,用EXPRESS语言描述的产品信息模型经EXPRSS编译器处理产生SDAI数据字典,SDAI数据字典为SDAI函数提供模式。
    应用程序通过SDAI规定的程序访问界面函数存取产品数据。SDAI实现应提供给应用系统开发者的是一个头文件(sdai.h)和函数库,它本身运行的环境可以是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在实践中,应用系统使用的模式是应用解释模型。每个应用系统可以访问多个模式,通过共享的存储系统交换或共享产品数据,如图3-4所示。

3-4.jpg

    SDAI的具体实现,一方面取决于具体的语言联编,在EXPRESS标准中,对SDAI的C联编、C++联编已有明确的功能定义;另一方面取决于实现的物理存储方式是基于working-Form、关系数据库,还是O-O数据库来实现的。SDAI与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联合使用时,有不同的形式,称为语言联编。如果SDAI语句与一个具体的数据模式相联系,则称为早联编,若SDAI语句独立于任何具体的数据模式,则称为晚编编。
    对于CAx应用系统,因其所需的产品信息是确定的,所以可以采用早联编的方式将应用系统所需的全部产品信息的转换过程设计在用户接口中,实现系统集成。而ERP系统访问STEP产品数据库,需采用晚联编的方式设计SDAI。对于ERP系统来说,它的物理存储方式是关系数据库,SDAI实现的另一关键是STEP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接口转换机制的实现。
    ERP系统对底层的关系数据库(RDMBS )进行改造,在RDMBS上加一层外壳,系统接口与外壳联系,系统以外壳提供的基于EXPRESS语言的数据操作语言(DML)进行产品数据的存取操作。产品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格式和产品模型的实现方法对ERP系统来说都是透明的。
 
3.3.2方案2基于集成数据模型的信息集成
    采用应用系统提供的API函数和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的提取。这种方法可以做到信息较好的集成,单纯基于API函数调用的PDM/ERP集成过程(如图3-5所示),两系统间的传递信息通过打包的数据文件完成191。这种方式实现的信息传递非常有限,难以做到整个企业信息共享。

3-5.jpg

    本方案参照以上结构提出基于集成数据模型的系统集成框架(如图3-6),集成数据模型是PDM和ERP系统中数据组织的逻辑结构表示,它是经过对企业信息进行合理组织后抽象出来的。通过该模型,可访问到PDM和ERP系统中的所有信息。实现集成方案的关键步骤如下:

3-6.jpg

    1.建立系统集成数据模型
    PDM与ERP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己在上一章做过介绍,为了对这些信息加以合理组织还需要建立集成数据模型。集成逻辑数据结构,是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分析PDM与ERP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组织,以实现对两系统信息流程的总描述。两系统中业务对象、数据对象及其联系对象是制造企业中产品数据和生产数据的信息载体。
    因此,建立集成逻辑数据结构必须先了解清两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也是建立集成逻辑数据结构的难点。对不同的企业,不同PDM和ERP系统来说,其建立的逻辑数据结构可能不一样。信息描述完善程度关系着集成的好坏,集成逻辑数据结构可以通过STEP产品模型形式化描述语言EXPRESS方法加以描述,以形成集成数据模型。
 
    2.信息分析处理
    PDM系统中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中管理着重要的EBOM,而ERP系统中的物料清单模块管理着MBOM数据。这二者之间信息集成的好坏关系着PDM与ERP系统信息集成的成败。在制造企业中,一般都是通过EBOM作为MBOM的基础数据,并参照工艺信息对EBOM进行完善(增加辅助材料、修改物料信息)等形成MBOM。
    由于PDM生成的EBOM和现实ERP所需要的MBOM存在某些差异,在EBOM向MBOM的转换过程中需要,通过人为干预,以装配BOM为中介,最终形成为MBOM,并提交给ERP系统。由于目前与PDM集成的CAPP系统一般不具有将实现EBOM转换为装配BOM的功能,所以在上述方案2中加入了信息分析处理模块。
 
    3.集成信息的获取
    两系统中集成信息的获取,需要通过PDM和ERP系统提供的接口API函数或来完成。许多公司的PDM系统和ERP系统都提供了相应的API函数。如SmarTeam提供的API函数功能完善,甚至能对数据库的记录进行直接的操作;SAP R/3不仅提供了RFC API函数,而且提供了很多的OLE联结。这种采用PDM与ERP系统提供的API函数和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的提取,可以做到信息较好的集成。
 
    4.开发用户界面
    PDM与ERP系统集成中所有需要交换的数据,通过对API函数的包装,从相应的系统中抽取,按照用户的请求,通过集成数据模型中不同的视图,出现在用户的面前。这一过程中用户的请求必须通过用户界面来实现。用户界面可以用目前流行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用户界面函数作用在集成数据模型上,只要集成数据模型完备,且正确地表示了PDM和ERP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就能实现PDM和ERP系统间的无缝集成,达到企业信息完全共享。
 
3. 3. 3方案3基于CORBA技术的信息集成
      传统的PDM系统、ERP系统不遵循统一的标准,在实现两者的信息集成时往往要做大量的工作。分布式对象技术是近年来继Client/Serve:之后发展成熟起来的为解决异构环境下多应用系统互操作的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ORBA标准即是基于这种结构的标准之一。
利用CORBA技术可将接口与具体的数据库操作实现分离,使信息处理达到实时动态的水平,不仅共享信息,而且共享功能和界面,对集成接口的重用性、可扩展性和降低集成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如图3-8为基于CORBA技术的PDM与ERP系统集成原理图。

3-8.jpg

    此集成方案的关键技术如下:.
    1. CORBA技术
    CORBA是OMA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OMA即对象管理体系结构,由对象模型和引用模型组成,对象模型定义了如何描述分布在异构环境中的对象,而对象引用模型则规定了这些对象如何进行互操作。在OMA对象模型中,一个对象是一个封装实体,它有一个唯一不变的标识符,对象的服务只能通过事先定义的接口存取。下面描述了OMA引用模型的各组成部分(如图3-9所示)。

    (1)对象服务提供使用和实现对象的基本服务集合。在构建任何分布应用时,经常会用到一些服务,而且这些服务独立于应用领域。例如生命周期服务定义了对象的创建、删除、拷贝和移动的方法,但是它并不指明在应用中如何实现这些对象。
针对对象服务,OMG制订了CORAB服务规范,简称为COSS规范,它由一组接口和服务行为描述构成,其接口一般使用OMG IDL语言描述。COSS规范几乎包含了分布系统和面向对象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中常用的对象服务有名录服务、事件服务、事务服务、方法调用处理过程、对象的永久性存储、安全机制等。
 
      (2)公共设施向终端用户应用提供一组共享服务接口,例如,系统管理、组合文档和电子邮件服务。
      (3)应用接口是由销售商提供的、可控制其接口的产品,它处于参考对象管理结构的最高层。OMG组织不对应用接口做标准化的工作。
      (4)对象请求代理(ORB)是构建分布对象应用、在异构或同构环境下实现应用间互操作的基础,它负责对象在分布环境中透明地收发请求和响应。ORB的基本任务是把请求从客户方传送到被激活的对象实现中。ORB之间的互操作是通过协议G10P和IIOP协议来实现的。GIOP是一种通用的协议,它提供了ORB到ORB间交互的一系列标准传输语法,IIOP是专门为TCPIIP下实现交互而作的协议。
 
      (5)领域接口是OMG组织为应用领域服务而提供的接口。特别要指出的是,OMG组织为PDM应用制定了规范。在该规范中定义了8个使能器,描述了12个功能模块及接口,明确了PDM系统内部以及PDM系统与其应用系统之间交互的方式。
 
    CORBA规范是针对OMA参考模型中的对象请求代理ORB而制订的。CORBA规范定义了IDL语言及映射、单个ORB和ORB间互操作机制。单个ORB的体系结构如图3-10所示。

3-10.jpg

    在该体系结构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如下:
    (1) IDL语言通过说明对象的接口来定义对象。IDL语言描述了对象接口中的操作和相应于这些操作的参数。IDL语言只是一种描述性语言,要使用IDL源文件中的所定义的对象,还必须由IDL编译器把这些对象映射到指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的对象。CORBA规范中定义了IDL语言到具体编程语言的映射(如IDL语言到C、C+十和Java)。
 
    (2) ORB核心提供客户一对象间实现透明通信的方法,它可以屏蔽对象实现位置、实现方式、状态和通信机制等细节以及不同实现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3) 对象适配器位于ORB核心和对象实现之间,它负责对象的注册、对象引用的创建和解释、对象实现的服务进程的激活和去活、对象实现的激活和去活以及客户请求的分发。
 
      (4) IDL桩为客户提供了静态调用方式,IDL构架为客户提供了静态实现方式。IDL编译器编译IDL文件,生成对应于具体编程语言的IDL桩和IDL构架程序。IDL桩负责把用户的请求进行编码,发送到对象实现端,并对接收到的修理结果进行解释,把结果或异常信息返回给用户;IDL构架对用户请求进行解码,定位所请求的对象的方法,执行该方法,并把执行结果或异常信息编码后发送回客户。
 
      (5)动态调用接口DII和动态构架接口DSI提供了动态调用方式和动态实现方式。在客户预先不知道服务对象的接口信息时,首先通过查询或者采用其他的手段获得服务对象的接口描述信息,然后使用DII动态调用ORB核心、接口的方法来构造客户请求并发送到对象实现。在对象实现方使用DSI动态分发用户请求的机制动态地处理客户方的请求。
 
    (6)接口库提供服务对象的接口描述信息和服务对象实现的描述信息。在动态方式下,需要查询相应的服务对象的接口描述信息,这些信息由接口库提供。
 
    2. Java技术
    Java语言是Java系列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它具有可移植性、面向对象性、简单性和安全性这些特点。Java开发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Java小程序Applet,Applet从Web服务下载到浏览器端执行,大大增强了浏览器的功能和与用户的交互,提高了WWW的分布计算能力。Java ORB是指完全用Java语言开发的CORBA/ORB系统,它不仅能像C或C++ ORB一样开发分布式的Java应用,还能开发基于WWW的CORBA应用。Web应用开发者可以将Java Applet作为CORBA客户,使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后端在不同平台上,用不同语言编写的CORBA服务对象,从而提高CORBA在WWW领域中的应用。
 
    使用Java语言进行的Web上的CORBA应用开发的一般过程如下:
      (1)对所要实现的系统进行分析和对象建模,用IDL语言描述系统中各个对象的属性和对外接口。
    (2)考虑客户方采用什么样的调用策略。如果采用静态调用,需将该系统的IDL描述文件通过IDL/Java编译器进行编译,生成相应的桩和构架文件。如果采用动态调用,只需将IDL文件载入到接口库中。
    (3)使用Java语言实现系统中的各个对象。
    (4)编写服务器方主程序,其功能是创建服务方对象实现实例,并向Java ORB注册,同时等待接收请求。
      (5)编写客户方Applet,其作用是获取服务器方初始对象引用,与用户进行交互,并根据用户指令向服务器方对象实现实例发出请求,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6)将客户方Applet和服务方主程序分别与桩和构架文件等联编,并将该Applet嵌入到一个HTML页面中。
 
3.3.4信息集成方案比较
    以上三种方案的共性都是以接口交换形式实现PDM和ERP系统间的信息集成。
 
    方案1是以SDAI方式实现基于STEP标准文件格式的信息集成方案。STEP标准对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的完整性、一致性考虑的相当周全,STEP标准主要解决统一的产品数据模型定义及数据交换问题,它很好地满足了CIM各系统之间产品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对CIM中的信息集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STEP标准的数据交换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接口,由表达中性信息模型表达,由产品数据库存储的产品数据可以直接与3C进行数据交换,这是采用STEP标准以数据库方式集成PDM和ERP系统的重要意义。中性模型经EXPRESS编译器编译成内存格式或数据字典供系统使用,数据的存储采用STEP文件和面向对象数据库两种不同的方式。
    通过双向转换器,STEP文件和面向对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但是这一机制操作的数据必须是以EXPRESS语言建模的,对于非EXPRESS语言建模ERP应用系统,可以通过STEP中性文件方式进行数据交换。这就要求ERP系统具有读写STEP文件的前、后置处理器。EXPRESS的最高实现形式是数据库形式,要以数据库形式实现该语言描述的STEP标准,只有在以面向对象模型为基础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中才有可能。
    在目前情况下,方案1是借助于数据交换文件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基于STEP标准的PDM/E”集成方法。实施此方案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向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访问机制以利于二次开发和系统集成,另一方面,以数据库形式实现基于STEP标准的系统集成是一种较理想的实现形式,它能适应数据共享的要求,是未来信息集成的一种发展方向。
    实施方案1可为此奠定基础。其缺点主要在于它是一种通过中性文件实现的方式,较难保证相同信息在PDM与ERP系统中的一致性。实际上,PDM与ERP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需要借助于数据交换文件进行工作,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方案2是基于集成数据模型的信息集成方案。单纯基于API函数调用的集成方法同方案1一样,也是通过数据文件实现两系统的信息交流,这种方式使两系统间集成的信息有限。方案2针对该方式的不足,通过建立集成数据模型对两系统信息集成需要的所有信息加以完整描述,然后由用户对集成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两系统间信息的高度集成。
    集成数据模型是该集成方案的核心和基础,通过标准产品建模语言EXPRESS来表达的集成数据模型可以表示PDM和ERP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只要集成数据模型完整、正确地表达了PDM与ERP集成的信息,就能实现PDM与ERP系统间的无缝集成,达到产品信息的完全共享。方案2是采用应用系统提供的函数和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的提取,这种方法可以做到PDM与ERP系统间集成度最好,但往往需要专门的开发工具和知识,系统的可移植性,开放性不高。
 
    随着PDM和ERP运用的不断增大,以及对系统扩展性要求的提高,加上制造业的特点一分布性、异构性、动态性等,对集成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近年来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需要员工能够处理异构环境、不同数据表达形式、不同操作系统下PDM系统与ERP系统的互操作问题。方案1和方案2在处理分布性、异构性时显得力不从心、效率低。
    CORBA是专为解决异构环境间的互操作问题的技术,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分布对象技术的主流技术之一,将它应用到PDM与ERP系统中,可改善方案1,2不足,更有效的实现信息集成。CORBA与lava技术相结合,大大地增强了CORBA的WWW应用开发能力,而在CORBA系统中开发Java应用,可以享受CORBA所提供的各种对象服务。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现有的CORBA技术、Java技术来开发集成系统的方案3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面向对象性。同时,方案3由于综合运用了多种技术,要求开发人员对分布式技术、Java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及PDM系统和ERP系统功能及相关技术都有很深的了解。
 
    根据以上分析,相对于方案2来说,方案1和方案3的实施,由于它们的技术不够成熟或开发要求很高,将造成实施难度大,成本高、而集成层次却较低。根据PDM和ERP系统在我国的运用情况和PDM、ERP信息集成要求,在此我选用方案2来实现CIMS环境下的PDM与ERP系统的信息集成。方案2的实施与方案1和方案3并不冲突,相反其集成数据模型的建立对方案1和方案2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企业在实施方案2后,可根据条件变化进一步开发和扩展系统功能,例如,利用CORBA技术扩大集成范围,以获取分布式环境下的集成;建立基于STEP标准的全局数据库实现的PDM与ERP的紧密集成。基于集成数据模型实现PDM和ERP系统的信息集成之后,可进一步实现两系统的过程集成以及企业间的集成。本文在后面章节将具体论述方案2的实现方法。

本文为御云清软英泰PLM软件原创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
http://www.plmsoft.com.cn/news/gsxw/194.html;否则,禁止转载;谢谢配合!